五大道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简介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是指由市中心区和平区内的马场道、西康路、贵州路、成都道、南京路相接合围内的长方形区域,纵横23条道路,核心区域1.28平方公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后划为英租界。从1919年至1926年,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垫洼地修建道路,先后建成了重庆道(爱丁堡道)、大理道(新加坡路)、睦南道(香港道)、常德道(科伦坡道)、成都道(伦敦道)等道路。五大道之所以能够驰名海内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这里有各式建筑2000多所,其中1949年以前所建,体现欧洲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花园式和公寓式楼房900余所,被市政府列为不同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的小洋楼423所,占全市877处历史风貌建筑的48.2%,各种建筑风格汇集一处,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五大道在上世纪20—30年代,曾经成为民国时期下野政客的避风港,留下了包括一座“庆王府”和徐世昌、曹锟两任民国总统,顾维钧、潘复等七任内阁总理、百余位总长、督军和省市长等军政要员以及美国前总统胡佛、五星上将马歇尔、英国奥运冠军李爱悦、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著名医学家金显宅、朱宪彝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的数百座名人旧居,其中39处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同组成“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目前五大道景区内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在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47处,占和平区文物建筑总数的69%,成为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极具珍贵并不可复制。

2003年五大道被评为“津门新十景”,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五大道被天津市政府列为“近代中国看天津”十二大旅游板块之一,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3年五大道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5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和全国“互联网+智慧旅游先行者”等荣誉称号。2016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被人民网评为“最受游客喜爱的天津十大景区”第一名,被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评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旅游安全保障最佳景区”等荣誉称号。2017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被授予“中国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和“海外游客最想去的内地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2018年被市文明委命名为“志愿服务V站”,被市政府命名“五大道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19年端午和中秋小长假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相继被高德地图推荐为“全国假日十大热门景区”。

近几年来,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五大道地区文化品位和优化业态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创建5A级旅游景区目标积极推进五大道地区综合提升改造,立足培育五大道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了五大道国际文化艺术节、五大道赏花节、五大道国际旅游节、“美丽天津 魅力五大道”摄影展、五大道国际摄影双年展、民园广场“品质生活”文化艺术季、五大道文化旅游“五个一”精品宣传项目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让市民和中外游客充分感受到五大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2018年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5亿元,游客总体满意度达到84%,目前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景区和天津市的城市文化名片。根据和平区建设世界级智慧中央活力区的规划方案,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正按照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小镇、高质高新的企业总部基地的要求,加快国家5A级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百年五大道正走进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和平区五大道地区管委会

(2019年10月10日)